法律上如何认定商标侵权行为? |
分类:法规解读 时间:(2023-09-14 13:43) 点击:52 |
企业通过宣传提高商品知名度,通过品牌效应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而消费者在挑选商品、辨识商品真伪时,通常是认牌购货,也因此导致了因商标引起的商标侵权或者被侵权行为屡见不鲜。 网友咨询: 法律上如何认定商标侵权行为? 律师解答: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一般需要判断涉嫌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的使用。商标的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容器、服务场所以及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以识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行为。 以下行为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一)非法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导致的商标侵权行为。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导致的商标侵权行为。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导致的商标侵权行为。 (四)反向假冒行为导致的商标侵权行为。 (五)对驰名商标的淡化导致的商标侵权行为。 (六)将他人注册商标注册域名的行为。 (七)将他人注册商标注册为企业名称的行为。 律师解析: 遭遇商标侵权,要注意对证据的收集。因为只有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才有利于行政执法机关或司法审判机关对某一行为是否是侵权行为尽快的加以认定。 因此证据是影响案件办理的前提条件。概括地说,这里所说的证据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被侵权人的在先权利证明文件(包括商标注册证、专利(专利专利申请申请专利)证明、版权登记证明、与案件有关的获奖情况证明等)。 2、被侵权人的产品样本。 3、侵权产品样本。 4、购买侵权产品的证明。这里主要是指购买发票。在发票上一定要注明侵权产品名称、购买侵权产品的地点、侵权产品的价格、销售人的名称等事项。 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 【法律依据】 《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第三条 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一般需要判断涉嫌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的使用。 商标的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容器、服务场所以及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以识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行为。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