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档案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周永锋律师的网站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友情链接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签订“饮酒免责协议”真的能免责?

分类:法规解读    时间:(2023-09-14 14:12)    点击:55

朋友、同学、同事间聚会免不了要喝酒,一起喝酒、劝酒后引发的生命安全意外纠纷,也屡次见诸报道、诉诸公堂。在参加同学聚会时,先签所谓“饮酒免责协议”,同饮者就可以放心地喝酒了吗?

网友咨询:

签订“饮酒免责协议”真的能免责?

律师解答:

聚会喝酒先签“饮酒免责协议”徒劳无功,并不能收获免责的法律效力。对于聚会组织者来说,具有安全保障义务,比如喝什么酒、怎么喝酒,组织者要事先安排好,并做好风险提醒工作,引导大家理性饮酒,照顾好每个人的健康、安全;反之,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就要承担相关责任。

对于同饮者的注意义务及相关法律责任,并不能因为这样的口头或书面免责声明而免除,所以酒后免责承诺书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成为同饮者及相关主体免责文书。酒后可能发生的自身及他人人身及财产损害,依旧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因为侵权后果与饮酒以及相关行为依法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事先签订了免责承诺书,万一真有人喝出事了,共同饮酒人出现过错的,同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律师解析:

一般情况下,饮酒者都是成年人,因为饮酒过量死亡,多数情况应当是自己承担主要责任。但是有些情况,同饮者或组织者有过错的,法院会判同饮者或组织者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常见的过错,有以下几种:

1、强行劝酒的。例如明知某人不胜酒力,却强行劝酒。

2、明知酒后放任自行离开造成意外的。

3、明知酒后不能驾驶机动车,却放任驾驶机动车的。

4、明知或应知当事人有危险,放任不管的。

对同桌饮酒者最大限度地尽到提醒义务、安全保障义务,及时制止不当劝酒以及斗酒现象,不仅是一种法律义务,还是一种文明行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必须谨记:小酌怡情,而饮酒过量,轻则伤身,重则害命。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周永锋律师提供“债权债务  损害赔偿  交通事故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周永锋律师,周永锋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周永锋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3084529299,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周永锋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沧州律师 | 沧州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周永锋律师主页,您是第17903位访客